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邵劭[1]
机构地区:[1]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
出 处:《法治研究》2016年第2期151-160,共10页Research on Rule of Law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证据法视野下的测谎研究"(批准号为:15BFX097);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测谎结论的证据效力研究"(批准号为:2013QN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测谎结论的可采性在美国经历了从弗莱伊规则的严格排除,到道伯特规则的全面开放,再到谢弗尔之后两极分化的演变。谢弗尔案之后,具体个案中测谎结论的可靠性成为决定测谎结论可采性的关键因素。我国没有关于测谎结论法律地位的明确规定和统一认识,法院对测谎结论的处理方式迥异。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对测谎结论可采性的做法,在承认测谎结论证据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法官对具体案件的严格审查,采纳或排除测谎结论,并确定测谎结论的作用领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