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劭

作品数:20被引量:10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测谎《刑事诉讼法》证明力基本权证明标准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法商研究》《金陵瞭望》《浙江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时代高校如何培养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1-4,共4页邵劭 
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当前,高校法治人才的培养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意识形态淡化、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等问题。新时代法学教育应当直面这些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
关键词:新时代 德法兼修 法治人才 立德树人 
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被引量:7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31-138,共8页邵劭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证据法视野下的测谎研究"(15BFX097)的研究成果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是当前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该制度的内涵分析应立足于认罪、认罚和从宽这三个面向。我国现有的认罪案件处理机制无法满足对认罪认罚案件"实体从宽、程序从简"的需求。从体系完备性和制度设置目的等方面来看,...
关键词:认罪 认罚 从宽 刑事处罚令程序 多元化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转向与适用被引量:4
《证据科学》2016年第2期179-187,共9页邵劭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公诉证明标准研究"(项目编号:GJ2014C44)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FX097;浙江省社科联重点项目2013Z37阶段性成果
虽然从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文本表述来看,排除合理怀疑仅仅是"证据确实、充分"的要件之一,但从排除合理怀疑的内涵和证明责任的卸除来看,"证据确实、充分"是达到排除合理怀疑心证的必备基础。我国刑事证明标准已经实现了从"证据确实、充...
关键词:证明标准 排除合理怀疑 证据确实充分 司法适用 
测谎结论的可采性在美国的演变及启示被引量:4
《法治研究》2016年第2期151-160,共10页邵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证据法视野下的测谎研究"(批准号为:15BFX097);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测谎结论的证据效力研究"(批准号为:2013QN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测谎结论的可采性在美国经历了从弗莱伊规则的严格排除,到道伯特规则的全面开放,再到谢弗尔之后两极分化的演变。谢弗尔案之后,具体个案中测谎结论的可靠性成为决定测谎结论可采性的关键因素。我国没有关于测谎结论法律地位的明确规定...
关键词:测谎 测谎结论 科学性 可采性 证明力 
从无与从轻:疑罪的理论界分与实践运行被引量:4
《浙江学刊》2016年第2期161-168,共8页邵劭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14YJC820042);浙江省社科联重点项目(2013Z37)阶段性成果
刑事司法个案的复杂性决定了疑罪类型的多样性,它不仅表现为犯罪是否成立存疑,还表现为犯罪性质存疑和纯正量刑情节存疑。疑罪的界定不应拘于疑罪从无的语境,当穷尽所有的事实认定手段,影响定罪量刑的事实仍然存在合理怀疑的就应当纳入...
关键词:疑罪 疑罪从无 疑罪从轻 并举 合理怀疑 
论测谎的正当性被引量:7
《政法论坛》2015年第5期123-132,共10页邵劭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测谎的技术原理及其司法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14YJC820042);浙江省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测谎结论的证据效力研究"(项目批准号:2013QN016)阶段性成果
测谎的正当性追问系以回溯的方式审视测谎权力来源的理据,证成测谎正当性的根基。测谎的结构效度和校标效度能够保证其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测谎的正当性有着坚实的科学基础。被测人"同意测谎"系测谎正当性的道德证成,标志着测谎的"合...
关键词:测谎 正当性 效度 同意 鉴定 
测谎的法律性质探究被引量:2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4年第2期264-276,共13页邵劭 
测谎由众多环节组成,同时竞合了讯问、勘验、人身检查、鉴定的部分特征.测谎的法律性质应当由在测谎各环节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图谱分析来决定.图谱分析是测试人员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的分析、判断,具有鉴定的科学...
关键词:测谎 法律性质 基本权干预 鉴定 
特别没收程序的理论和适用问题探析被引量:12
《法商研究》2014年第4期136-144,共9页邵劭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课题资助项目(2013Z37)
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增设了特别没收程序,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提供了合法机制。从程序解决的纠纷性质、当事人在程序中的地位以及程序建立的准据法等方面来看,特别没收程序应当属于刑事诉...
关键词:特别没收程序 适用条件 没收对象 证明规则 
《刑事诉讼法》的实施、问题与对策建议——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3年年会综述被引量:4
《中国司法》2014年第2期32-36,共5页程雷 王满生 葛琳 邵劭 张品泽 
2013年10月19日至20日,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3年年会在武汉召开。此次年会的主题为“新《刑事诉讼法》的贯彻与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高憬宏同志、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陈连福同志、公安部监所管理局局长赵...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 年会综述 法学研究 中国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专职委员 公安机关 
论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以新《刑事诉讼法》第93条为出发点被引量:22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151-158,共8页姚莉 邵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FX085)
新《刑事诉讼法》增加的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是人权保障理念在刑事诉讼领域的落实和展开,是对权力制衡理论和比例原则的顺应,将有助于防止超期羁押和随意羁押。但新《刑事诉讼法》对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的规定过于原则,需要从审...
关键词:人权保障 权力制衡 比例原则 程序细化 保障措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