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琳

作品数:12被引量:10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刑事和解检察检察官刑事集中管理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法学杂志》《西部法学评论》《证据科学》《河北法学》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刑事涉案财物管理制度改革被引量:25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122-131,共10页葛琳 
我国现行刑事涉案财物管理制度具有两个特点:办案部门自行分诉讼阶段管理涉案财物和属于案件证据的涉案财物按诉讼环节随案移送,这种管理制度导致了司法实践中的诸多问题。改革目标应当定位为遏制管理腐败、便利司法调用、科学保管财物...
关键词:刑事涉案财物 集中管理 流单不流物 国家与社会管理相结合 
类型化视野下的检务信息公开原则被引量:3
《法学杂志》2015年第10期108-115,共8页葛琳 
检务公开与审判公开、政务公开相比有其特殊性。根据检察机关的两种不同社会角色,可以将检务信息划分为检察行政事务信息和检察业务信息两大类,检察行政事务信息具有概括性、规范性、不涉特定主体性的特点,检察业务信息具有具体性、动...
关键词:检务公开检察 行政事务信息 检察业务信息 梯度性 
《刑事诉讼法》的实施、问题与对策建议——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3年年会综述被引量:4
《中国司法》2014年第2期32-36,共5页程雷 王满生 葛琳 邵劭 张品泽 
2013年10月19日至20日,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3年年会在武汉召开。此次年会的主题为“新《刑事诉讼法》的贯彻与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高憬宏同志、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陈连福同志、公安部监所管理局局长赵...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 年会综述 法学研究 中国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专职委员 公安机关 
两大诉讼法修改与检察制度的完善研讨会综述被引量:4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104-112,共9页葛琳 
国家检察官学院和检察理论研究所于2012年11月2日联合举办了"两大诉讼法修改与检察制度的完善"研讨会,邀请了刑事诉讼法学界、民事诉讼法学界、宪法学界和检察实务界的专家四十余人,重点围绕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修改对检察制度发...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 检察制度 研讨会综述 修改 刑事诉讼法 法学界 检察理论 制度发展 
附条件不起诉之三种立法路径评析——兼评刑诉法修正案草案中附条件不起诉之立法模式被引量:20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97-102,共6页葛琳 
在各地试点、刑诉法修改建议稿和刑诉法修正案草案中关于附条件不起诉存在三种立法思路:重整式、阶梯式和交叉式。三种思路的主要区别在于对附条件不起诉和酌定不起诉的关系定位有所不同。无论是阶梯式路径的接续性定位,还是交叉式路径...
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 酌定不起诉 重整式 阶梯式 交叉式 
刑事诉讼程序回转现象之反思——以检察院“退处”和二审法院“发回重审”为研究范例被引量:11
《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第6期84-94,共11页葛琳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2009年课题"刑事诉讼程序回转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
程序回转之所以成为诉讼法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因为存在一些类似检察院退回公安机关处理和二审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将案件发回重审等争议较大又在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的回转现象。就此二者的共性而言,它们既是公检法机关应对...
关键词:程序回转 退回公安机关处理 发回重审 变通思维 绩效考核 
当庭宣读起诉书制度反思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116-121,共6页葛琳 
公诉人当庭宣读起诉书是我国刑事诉讼审判的必经程序,也在大陆法系传统国家或地区颇为常见。而这一制度未必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反而会产生诉讼效率低下、庭审效果不佳、无法与法庭辩论形成呼应等弊端。作为控方证明行为体系中的开场行为...
关键词:检察官 起诉书 当庭陈述 
照本宣科还是娓娓道来——公诉人当庭宣读起诉书制度之反思与重构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34-41,共8页葛琳 
公诉人当庭宣读起诉书是我国刑事诉讼审判的必经程序,在大陆法系传统的国家或地区也颇为常见,而这一制度未必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反而会产生诉讼效率低下、庭审效果不佳、无法与法庭辩论形成呼应等弊端。作为控方证明行为体系中的开场行为...
关键词:检察官 当庭宣读起诉书 当庭陈述 
刑事和解的现实困境解析被引量:6
《中国司法》2010年第5期19-21,共3页葛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08JJD820164项目基金资助
关键词:刑事和解制度 困境 和谐社会理念 解析 刑事司法政策 学术文章 规范性文件 2007年 
证明如同讲故事?——故事构造模式对公诉证明的启示被引量:15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40-46,共7页葛琳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课题"公诉证明的现实视角"的研究成果
衍生于陪审团审判的故事构造模式除了用于解释裁判者的心证形成过程外,对于公诉证明也颇有启示,它通过控辩双方的"故事比拼"来实现证明的说服力,以故事脉络设置举证顺序和庭审顺序,以故事的全面性、一致性、独特性作为证明标准,可以使...
关键词:故事 故事构造模式 证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