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莉莉[1]
机构地区:[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201620
出 处:《大学教育》2016年第3期80-81,共2页University Education
基 金: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A1-8500-14-012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思政研究课题(E1-0504-14-011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如何激发和实现学生主体性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难题。但当前相关政策制定者、教育者和社会大多习惯于把学生视作现成的主体,而忽视了主体化的哲学内涵。大学生从传统被动教育对象向当下和未来积极主体的剧烈转变非常必要,但却是一个面临重重障碍的艰辛创造过程。因此,摆脱既定成见,积极将学生主体化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当务之急。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