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运动与生命意义感关系  被引量:3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思远 肖蓉[1] 张照[2]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心理学系,广东广州510535 [2]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心理学教研室

出  处:《中国学校卫生》2016年第3期445-448,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基  金: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3YJA710048);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项目(GD10YMK02)

摘  要:目的了解大学生体育运动行为表现特点及其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为从体育运动的角度促进和提高生命意义感,进而全面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和生活目的量表(PIL)对南方医科大学966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体育运动水平为(19.85±18.35)分,为中等水平的下限。62.7%的大学生体育运动水平属于低等级,其中11.6%几乎不参加体育活动;男生运动水平高于女生(t=13.23,P<0.01)。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得分为(96.88±16.59)分,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体育运动水平与生命意义感水平呈正相关(r=0.20);除生命态度因子外,高运动水平的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总分和因子分均高于低运动水平大学生,体育运动量越高的大学生的总体生命意义感水平越高(P值均<0.01)。结论大学生体育运动与生命意义感相关,增强体育锻炼在提升生命意义感水平上可能会起到部分促进作用。

关 键 词:体育运动 生命价值 精神卫生 学生 

分 类 号:G804.8[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R395.6[文化科学—体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