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拉帕米和尼莫地平灌注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脑血流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1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纪志伟[1] 刘振坤[1] 

机构地区:[1]河北省涿州市医院急诊科,072750

出  处:《山西医药杂志》2016年第5期577-578,共2页Shanxi Medical Journal

摘  要: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当患者的脑底部或脑、脊髓表面动脉瘤破裂时,会引起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这种疾病会使得血液流进蛛网膜下腔,所以也可以叫做原发性SAH[1]。SAH在神经科很常见,其发病急、病情严重的特点使得此种疾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SAH也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病死率以及致残率都比较高,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是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2]。

关 键 词:后脑血管痉挛 维拉帕米 脑血流动力学 动脉瘤破裂 膜下腔 大脑中动脉 平均血流速度 意识障碍 脊髓表面 临床症状 

分 类 号:R743.35[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