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殿贺 韩亚东[2] 侍阳[2] 朱孝成[2] 

机构地区:[1]徐州医学院研究生学院,江苏徐州221004 [2]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江苏徐州221006

出  处:《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6年第4期487-489,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Bases and Clinics In General Surgery

摘  要:目的探讨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对预防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9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住院号末尾数为奇数者纳入低分子肝素组,偶数者纳入对照组,最终低分子肝素组47例、对照组45例。低分子肝素组于术后12~24 h开始于腹部皮下注射依诺肝素4 000 U,1次/d,用至术后第7天;对照组未采取预防性用药。术后第7天清晨抽取静脉血检测凝血功能、D-二聚体(DD)及血小板(PLT)指标;记录患者术后7 d内腹腔引流量,评价安全性;术后1周复查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比较2组DVT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术后第7天2组患者的凝血酶源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PL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组术后第7天纤维蛋白原(FIB)及D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7 d内腹腔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高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降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DVT形成,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关 键 词:胃肠道恶性肿瘤 低分子肝素 深静脉血栓 预防 

分 类 号:R735[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