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为光[1] 王晓艳[2] 田黎明[1] 于广晴[1] 张纯[1] 董航[1] 倪蕾[1] 王守梅[1] 赵悦荣 宋月[1]
机构地区:[1]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3 [2]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生理教研室,黑龙江大庆163319
出 处:《中国医刊》2016年第4期101-104,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
基 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2013236)
摘 要:目的比较急性白血病不同阶段血小板膜糖蛋白CD42a、CD62p、PAC-1表达的差异,探讨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CD42a监测血小板的活化状态和预测急性白血病出血的可能性及不同阶段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与血小板聚集、黏附、活化功能之间的联系。方法急性白血病初次确诊未治组28例,急性白血病诱导后早期完全缓解组16例,长期完全缓解组(缓解期达两年以上)10例,正常对照组3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微量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CD63,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激活后检测PAC-1、CD62p、CD42a,观察百分率及平均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进行比较,未治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不同阶段血小板膜糖蛋白百分率比较,ADP激活前未治组CD62p、PAC-1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其他组(P<0.01);早期完全缓解组CD62p、PAC-1表达阳性率高于长期完全缓解组、对照组(P<0.01)。激活后,未治组及早期完全缓解组CD62p、PAC-1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CD42a表达阳性率在ADP激活前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DP激活前,未治组CD62p、PAC-1平均荧光强度高于其他组(P<0.01),CD42a平均荧光强度低于其他组(P<0.01);与长期完全缓解组、对照组相比,早期完全缓解组CD62P、PAC-1平均荧光强度较高(P<0.01),CD42a较低(P<0.01)。激活后,未治组CD62p、CD42a平均荧光强度高于其他组(P<0.01),PAC-1低于其他组(P<0.01);与长期完全缓解组、对照组相比,早期完全缓解组CD62P、CD42a平均荧光强度较高(P<0.01),PAC-1较低(P<0.01)。结论急性白血病初诊未治时外周血血小板活化增多,ADP激活后活化功能降低,黏附、聚集功能减低,诱导后早期完全缓解阶段血小板聚集、黏附、活化功能较初诊未治时有所恢复,但仍处于异常状态,长期完全缓解阶段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正常,其血小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6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