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隐性失业问题隐忧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于建嵘 

出  处:《工会信息》2016年第11期11-12,共2页Trade Union Information

摘  要:隐性失业这一概念,是英国女经济学家琼·罗宾逊首先提出来的,其内容是针对发达国家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大批熟练工人不得不从事非熟练工作,生产率远低于潜在的生产率,因而存在着一个隐蔽的劳动潜力的现象。后来发展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把劳动和劳动力区别开来,他认为,隐蔽性失业的产生,“是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在一个相当大范围内为零”。概括来说就是人浮于事,冗员严重。其典型特征是:劳动者在其工作岗位上要么待岗,要么无充足的工作可做,名义上就业了,实际上却处于一种失业或半失业状态。

关 键 词:隐性失业问题 隐蔽性失业 隐忧 中国 经济学家 大萧条时期 边际生产力 劳动力 

分 类 号:F323.6[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