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缘会更难期——悼亡诗词中的互文性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翟宁煊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系

出  处:《现代职业教育》2016年第6期36-38,共3页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摘  要:互文性自朱丽娅·克里斯蒂娃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经理论家发展之后在当代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悼亡诗词则以其将爱情和死亡融合在一起的巧妙主题在中国古代诗词艺术中独占一席之地。以互文性理论解释悼亡诗词,比较历朝历代的悼亡诗词,悼亡诗词已经出现程式化效应,但于程式化上仍有融入诗人或词人个性的创作,从而使得悼亡诗词得以不断发展和创新。

关 键 词:悼亡诗 互文性 《为薛台悼亡》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分 类 号:I20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