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涛[1] 刘维红[2] 张杰[3] 周星娅[4] 付丽娜[5]
机构地区:[1]天津市南开医院脑病科,天津300000 [2]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中医科 [3]天津市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4]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 [5]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出 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年第4期259-266,共8页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基 金: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项目(2015054)
摘 要:目的系统分析盐酸替扎尼定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盐酸替扎尼定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项研究,患者593例。治疗6~8周后,盐酸替扎尼定组(口服盐酸替扎尼定)改良的Ashworth评价量表(MAS)评分与对照组(口服巴氯芬、乙哌立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24周后,盐酸替扎尼定组改良的Barthel指数量表(MBI)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上肢部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盐酸替扎尼定组与口服巴氯芬、乙哌立松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注射A型肉毒素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扎尼定在降低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程度方面与其他药物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且安全性良好。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