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文博系
出 处:《南方文物》2016年第1期247-254,共8页Cultural Relics in Southern China
摘 要:旧石器时代中期向晚期的转变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不仅涉及现代人类的出现,也表现在技术工具、社会形态和思想认知的明显进步。在本文中,著名考古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巴尔·约瑟夫模仿柴尔德将农业起源称为新石器时代革命和将文明起源称为城市革命的方式,将旧石器时代中期向晚期的转变用革命来形容。他认为,旧石器晚期革命发生在距今4万年前或稍晚,这时欧洲尼人还没有绝灭。这一时段新的物质文化特点表明了有别于尼人的现代技术工具、社会结构、远程交换和认知能力的出现,是现代觅食社会的先声。本文进而讨论了相关术语的模糊性,年代学和地理学的一些问题,以及促成这一革命的原因。中国的旧石器时期晚期材料与非洲、西欧与近东有相当差异,特别是华南地区。然而,现代人的出现和扩散是与此革命进程有关的世界性事件,因此这篇文章所介绍的文化特点和观察视角,应该成为我国旧石器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
关 键 词:旧石器时代晚期 文化特征 奥瑞纳 技术工具 黎凡特 著名考古学家 年代学研究 城市革命 柴尔德 文明起源
分 类 号:K878[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