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程原[1]
机构地区:[1]集美大学
出 处:《美术观察》2016年第5期142-147,共6页Art Observation
摘 要:“我喜欢中国。我一定要再回到中国。”——这是荷兰当代艺术家尤茜·更蓓妠(Jose Krijinen)在我应邀访欧期间曾多次说的一句话。当然,更蓓妠对中国艺术文化的热望,有其对自身乃至当下欧洲创作惯性的心理焦虑和逆反。因为就我切身感受讲,北从哥本哈根到柏林,南至佛罗伦萨和罗马,几乎整个欧陆的基本创作理念和学院体系,眼下似乎只有“观念”加“媒材”四个字。而在这四个字中,作为晚期现代主义即或后现代主义主要遗产的“观念”性,似乎更是主导欧陆艺术实践的一个教条化了的法则。因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