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志
出 处:《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67-72,共6页Journal of Zhejiang Police College
摘 要:我国传统刑法学一般认为,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构成实质判断的基础,犯罪构成四要件从不同侧面反映社会危害性,并以共同体的形式反映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目前社会危害性的应然功能不能发挥,存在论域混乱、角色混乱、全面判断缺失、客观危害和主观恶性缺少规范性研究四方面困境。解决这些困境的出路不能是仅承认社会危害性的客观属性或全面引进违法与有责体系,应在客观危害与主观恶性对立统一的前提下引进法益理论和期待可能性理论,规范研究客观危害和主观恶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