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东[1]
出 处:《河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33-37,共5页Henan Social Sciences
摘 要:审判中心的提出是对过去中国刑事司法程序中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流线型运作模式的深刻反思,也是从顶层高度审视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改革方向和基本框架。中国在转型时期提出审判中心主义,并非是学习英美法系或者学习大陆法系的选择问题,而是不同法系面对如何实现公平正义、如何正确定罪量刑、如何保障基本人权三大议题的共同探索。审判中心主义的提出开启了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新阶段,而重新在各个主体、各个阶段之间配置司法权,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改革措施,也成为学界与司法实务界探讨的热点。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本刊编辑部特邀相关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的积极回应,供读者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1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