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衍青[1]
机构地区:[1]宁夏师范学院文学院、固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756000
出 处:《红楼梦学刊》2016年第3期238-256,共19页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基 金:2015年度宁夏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民国《红楼梦》戏曲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NGY2015103(宁教高办[2015]117号)
摘 要:上世纪二十年代,《申报》刊载了大量"红楼戏"剧评、演出广告等。其中,梅兰芳、欧阳予倩各自的《黛玉葬花》虽自产生以来影响深远,但此时"葬花"的演出已经成为"余波",难以再续当初的辉煌。《宝蟾送酒》一戏成为名角、观众与剧评家追捧的热门"红楼戏",形成了几乎贯穿二十年代的演出热潮。同时,《千金一笑》、《大观园》、《红楼梦》灯彩戏等时有上演,并在元宵节时,作为应节戏演出。此外,《申报》所载金碧艳的《饯春》剧本,是一出新发现的京剧剧目,未见收录。《申报》有关"红楼戏"的报道,从侧面勾勒出二十年代上海"红楼戏"的演出轮廓:唯美、诗意的《葬花》余波回旋;风趣、搞笑的《送酒》热潮不断;热闹的《红楼梦》灯彩戏则以新奇的创意、艳情的噱头吸引着观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