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衍青

作品数:32被引量:4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宁夏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红楼梦》《金瓶梅》京剧秦腔析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夏研究》《阴山学刊》《陇东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宁夏高等学校科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丝路文化虚拟体验中的多视角立体重建技术研究被引量:11
《计算机学报》2022年第3期500-512,共13页李兆歆 蒋浩 刘衍青 王兆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02482和61532002);北京市自然基金(L172049)的资助
丝路文化是联系“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纽带,其传承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历史地理原因,丝路文化中代表性的历史遗产分散或损坏,难以有效地呈现,因此,本文面向丝路文化的虚拟展示与数字化,提出并实现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丝路文化传承平台,...
关键词:多视角立体 深度融合 丝绸之路 文化遗产 虚拟现实系统 
富连成名角与宁夏“十七年”京剧被引量:2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24-28,56,共6页刘衍青 
宁夏社科规划项目"宁夏‘十七年’戏曲改编研究"(16NXYBCDB02)
京剧于民国初年随河北梆子艺人传入宁夏,民国末年伴随着艺人的离散,京剧在宁夏的演出渐趋消歇。1958年,在国家"支宁"政策的实施下,中国京剧院四团整体搬迁至宁夏,成立了宁夏京剧团和石嘴山京剧团,随团而来、出身于富连成科班的名角有十...
关键词:富连城 宁夏 京剧 “十七年” 
民国时期流寓宁夏的京剧艺人——兼述其对宁夏秦腔的贡献被引量:2
《民族艺林》2016年第4期5-10,共6页刘衍青 
京剧在民国初年传入宁夏,其艺术魅力危及流行于银川等地的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班社,艺人纷纷改学京剧,出现了京剧与梆子"两下锅"的演出模式。20世纪30年代,宁夏有了土生土长的京剧伶人。随着京津冀等地的京剧名角来到宁夏,至30年代中后...
关键词:民国 流寓 宁夏 京剧 
宁夏秦腔经典剧《玉凤簪》流变考论被引量:2
《宁夏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251-256,共6页刘衍青 
宁夏"十三五"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成果
秦腔经典剧《玉凤簪》的故事雏形源于清康熙年间发生于宁夏府的一起的凶杀案,陕西、甘肃等地的秦腔班社据此案以及民间传说将其改编为剧本上演,受到观众喜爱。秦腔《玉凤簪》在宁夏搬演的时间较晚,但该剧在宁夏流变最为丰富,尤其是20世...
关键词:宁夏 秦腔 《玉凤簪》 流变 
“葬花”余波与“送酒”热潮--从上世纪二十年代《申报》看“红楼戏”在上海的演出被引量:1
《红楼梦学刊》2016年第3期238-256,共19页刘衍青 
2015年度宁夏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民国《红楼梦》戏曲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NGY2015103(宁教高办[2015]117号)
上世纪二十年代,《申报》刊载了大量"红楼戏"剧评、演出广告等。其中,梅兰芳、欧阳予倩各自的《黛玉葬花》虽自产生以来影响深远,但此时"葬花"的演出已经成为"余波",难以再续当初的辉煌。《宝蟾送酒》一戏成为名角、观众与剧评家追捧的...
关键词:申报 红楼戏 黛玉葬花 宝蟾送酒 
民国《红楼梦》京剧书录讹误辨正被引量:1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9-13,共5页刘衍青 
宁夏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民国时期<红楼梦>戏曲研究"
一粟所编《红楼梦书录》将《戏考》中所载欧阳予倩的《黛玉葬花》误以为是梅兰芳、齐如山、李释戡的《黛玉葬花》;钮骠先生在《京剧"红楼戏"摭遗——致吴小如先生的公开信》一文中误将《寿怡红》与《群芳集艳》当作同一出剧,经辨析,应...
关键词:民国 《红楼梦》 京剧 讹误 
戏曲学与民俗学的完美融合——评宋希芝女士的《戏曲行业民俗研究》
《民族艺林》2015年第4期63-66,共4页刘衍青 
《戏曲行业民俗研究》一书的问世是戏曲界的一件幸事,其将戏曲学与民俗学两大学科完美融合,在完整的理论体系中融入生动的戏曲民俗实例;在西方戏剧民俗与中国戏曲行业民俗的比较中,突出中国戏曲民俗的民族性、社会性特征;在系统研究传...
关键词:《戏曲行业民俗研究》 戏曲 民俗 
呈给逝者
《六盘山》2015年第2期41-43,共3页刘衍青 
如微风一般像微风一样,轻轻地走了;像云一般,悄悄地走了。没看到你匆匆的背影,没听到你急急的脚步,幽默风趣的你竟然不肯再说一句玩笑话,在恬静的梦里拥着黑夜走了。走得那么急像去赶出差的班车,像去开永远也开不完的会,像去办公室处理...
关键词:学生军训 萧红 幽默风趣 逝者 张贤亮 高仓健 玩笑话 镇北堡 活着 前期作品 
城市文化与清代《红楼梦》戏曲的改编与演出被引量:3
《西夏研究》2014年第2期75-80,共6页刘衍青 
城市文化的繁荣,尤其是戏曲文化的兴盛,是《红楼梦》改编与演出的前提之一。清代《红楼梦》戏曲的改编与演出以北京、扬州、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为主,北京与扬州是道光之前戏曲文化的中心。从现有资料可知,《红楼梦》传奇的改编与昆剧的...
关键词:《红楼梦》 清代 戏曲 城市文化 
论城市演出场所与曲艺发展的关系——兼及宁夏坐唱被引量:2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85-89,共5页刘衍青 
2012年宁夏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宁夏艺术规划科研项目(14NXYBBC08)
曲艺由农村进入城市,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曲艺在城市的演出场所的变迁,对于曲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与大城市曲艺的繁荣相比,宁夏坐唱的城市化特征不够鲜明,但宁夏坐唱进入城市后,伴随着演出场所的固定化,还是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关键词:城市 曲艺 宁夏坐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