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化磊[1] 贾红果[2] 陈学宁[3] 

机构地区:[1]青岛理工大学团委 [2]山东科技大学合作发展处 [3]曲阜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

出  处:《教育与职业》2016年第12期92-94,共3页Education and Vocation

基  金:2015年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重点项目"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压力及归因方式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研究"(项目编号:J15ZD05);2015年度山东省青少年研究规划重点项目"增强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DYSA1501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高校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承受着经济和心理方面的双重压力,比普通同学更易产生心理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和理念出发,分析高校贫困生的群体特征和常见心理问题,探讨当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培养积极人格,培育主观幸福感;建立贫困生个人档案,进行分类指导;运用新媒体,拓展工作领域;建构社会支持系统,培育完善人格。

关 键 词:积极心理学 高校贫困生 心理健康教育 

分 类 号:G444[哲学宗教—心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