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文飞[1]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出 处:《文学教育》2016年第11期22-23,共2页Literature Education
基 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的非个人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gh-203
摘 要:作为20世纪杰出诗人之一,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歌独树一帜。她在诗歌创作中尽量避免私人情感的直接表达,运用恰当的意象、视角转换以及反讽,在客观世界中寻找"对应物"搭配成图案,从而带给诗歌一种独特的"客观想象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