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客观想象力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文飞[1]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出  处:《文学教育》2016年第11期22-23,共2页Literature Education

基  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的非个人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gh-203

摘  要:作为20世纪杰出诗人之一,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歌独树一帜。她在诗歌创作中尽量避免私人情感的直接表达,运用恰当的意象、视角转换以及反讽,在客观世界中寻找"对应物"搭配成图案,从而带给诗歌一种独特的"客观想象力"。

关 键 词:伊丽莎白·毕晓普 意象 视角转换 反讽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