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实在性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出  处:《学术交流》2016年第6期220-220,共1页Academic Exchange

摘  要:王萍在《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1期撰文指出,俄罗斯宗教哲学家认为,精神世界既然是不同于经验现实世界的存在,就不能用外部现实的标准(按照自然主义和实证主义观点,真正的存在就是可见、可知、可感的“客观现实”,“主观领域”仅仅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来衡量精神的实在性,而需要采用另外一种尺度.就是生动直觉和内在体验,真正的精神并不在客观世俗世界,而是在自由、正义、创造、爱和直觉的认识中,在生存主观性中表现出来。为此,他们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论证了精神的实在性:第一。人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人的内在自我意识和评价本身就表明人并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而是一种优越于自然的精神存在,如果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不同于外部客观存在并以自己深刻性、永恒性和重要性高于其他存在的个体时,也就同时意味着他拥有了精神实在,因为意识“自我”需要站在更高角度、更广的范围来反观自己的存在,这时人的另一个“自我”就会超越原来的“自我”,

关 键 词:精神世界 实在性 《学习与探索》 自我意识 现实世界 自然主义 自我评价 自然存在物 

分 类 号:B0[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