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理[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出 处:《长江丛刊》2016年第14期91-92,94,共3页Yangtze River Series
摘 要:"旧金山双约",即《旧金山对日和平条约》和《中华民国与日本间条约》,是身为战败国的日本确立战后再次崛起和确立国家走向的决定性的合约。1951年,《旧金山和约》在摒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参与的情况下,凭借美国在二战后强大的战胜国余威,根据美国战后的战略需要,成为了美国东亚太平洋战略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节节胜利,美国对于国民政府由鼎力支持转为观望态度,与此同时,美国将东亚战略目标投向了处于盟军占领下的日本,决心将日本变为其远东的战略基地。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么台湾国民政府在1951年后急于同日政府签订和约?国民政府签约究竟是出于战略考虑的主动出击还是被迫为之?蒋介石政府在战后对日关系与对日态度又如何?根据当时的资料我们不难发现,国民政府在对日问题上态度暧昧,为实现其"反共复国"的图谋,甚至在一些问题上做出让步,依附美国,勾结日本。首先,国民政府在国际事务上力图保持自己的法律地位和政治地位,为此多次争取代表中国参加对日和约的拟制和签订,这正是国民政府急于被承认的国际现状使然;其次,国民政府对美国的依附程度过高,受美国远东政策调整的影响,蒋介石政府也需要同日建交;最后,国民政府同日建交是符合或者说是美国对中国大陆封锁政策的一环,能更大程度地遏制新中国政权,有助于国民政府实现其"反共复国"的图谋。不论出于何种目的,此条约都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是依据当时国际形势和美国影响之下政治妥协的产物,绝对不能代表中国人民的意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