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C命名的演变:从肝硬化到胆管炎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灵芝[1] 段维佳[1] 贾继东[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100050

出  处:《肝脏》2016年第6期500-501,共2页Chinese Hepatology

摘  要:早在19世纪中后期西方学者就描述了以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的肝硬化。1950年代早期Ahrens等提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这一命名,并被广泛接受。但在随后的1959年,著名肝病学者Sherlock对此命名提出了异议;1965年,Rubin、Schaffner、Popper等学者建议更名为“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但由于这一命名太过复杂,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因此,尽管并不能反映大多数患者的疾病自然史,但欧美有关临床指南仍一直沿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这一命名。

关 键 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胆管炎 PBC 演变 疾病自然史 胆汁淤积 非化脓性 临床指南 

分 类 号:R575[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