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记忆的声音——赏析影片《千与千寻》的声音设计及其效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纪晓楠[1]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4

出  处:《戏剧之家》2016年第11期123-123,126,共2页Home Drama

摘  要:1927年的《爵士歌王》使电影正式步入了有声时代,随着它的发展与革新,影视声音也在不断地创新、改进。而对于动画片来说,所有的声音元素都是无中生有的产物,经过后期配音、拟音和混音的润色,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本文将以音乐、音响和人声三个方面为切入口,对日本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中的声音设计以及效用进行剖析阐释。

关 键 词:音乐音响 角色识别 参与叙事 情感表达 环境造型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