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CT/MRI室,524037
出 处:《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年第2期332-334,共3页Modern Medical Image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腮腺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66例腮腺占位性病变(共69个病灶)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病例于术前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分析腮腺肿瘤在不同增强时相的强化特征和强化程度,测量病灶在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时图像的CT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4例腮腺占位性病变67个病灶中多形性腺瘤30例共30个病灶,腺淋巴瘤18例共21个病灶,基底细胞瘤8例共8个病灶,肌上皮瘤4例共4个病灶,恶性肿瘤4例,其中粘液表皮样癌1例,腮腺细胞癌1例,涎腺导管癌2例。平扫时所见病灶均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期增强扫描腮腺肿瘤强化特点为:多形性腺瘤的表现是缓慢渐进强化,增强后动脉期无强化或轻度强化,静脉期轻、中度强化,较动脉期明显。腺淋巴瘤早期显著强化和快速流出呈"快进快出"的强化特征;基底细胞瘤增强后动、静脉期均有显著强化,两者无明显差别;腮腺肌上皮瘤增强后动、静脉期有轻度强化,两者无明显差别;恶性肿瘤呈延迟显著渐进强化特点。腺淋巴瘤在动脉期的CT值明显高于其他的肿瘤,腮腺各类型肿瘤在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测量的CT值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腮腺不同类型的占位性病变在CT增强扫描中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因此64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能为腮腺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和鉴别提供较多依据,其应用价值不容否定,值得推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5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