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愁与苦痛化作生命的悲歌——肖邦《E大调练习曲》(Op.10 No.3)音乐内涵解读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莹[1]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  处:《当代音乐》2016年第12期64-66,共3页Modern Music

基  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LX15_0753)

摘  要: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1849年,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E大调练习曲》(Op.10 No.3)是肖邦钢琴作品中最为人熟知的名曲之一,是其代表作。

关 键 词:肖邦 《E大调练习曲》(Op.10 No.3) 音乐内涵 

分 类 号:J624[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