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秀芹[1] 赵振东[1] 杨平[1] 袁海光[1] 李志强[1]
机构地区:[1]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
出 处:《给水排水》2016年第7期36-41,共6页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基 金:北京市教委(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重点项目(KZ201310016017);北京建筑大学科研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PXM2014_014210_000057)
摘 要:采用旋转黏度计测定不同含水率污泥的流变性质,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据拟合得到最佳的流变方程用于描述污泥的流变性质。试验结果表明,污泥是一种假塑性非牛顿流体,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并趋于稳定。在试验研究基础上,结合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技术对污泥厌氧消化反应器内的污泥表观黏度分布进行计算,获得反应器内不同位置的黏度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反应器底部污泥黏度较大,不利于反应器内的物质交换和循环,为提高反应器底部区域的混合搅拌效果,比较反应器下层分别采用弯叶涡轮桨叶和斜叶桨搅拌效果。基于模拟结果计算表明,组合桨的泵送效率相对于单一斜叶桨相对提高25.3%,可以改善反应器底部区域的混合搅拌效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