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田野[1]
出 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44-49,共6页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优先权制度的存废取舍和立法定位与其性质界定密切相关。传统理论对优先权性质的研究存在诸多问题。通过追溯优先权制度的产生根源,规范优先权制度的研究方法,质疑优先权性质的传统观点,界定优先权制度的理论内涵,分析优先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看出优先权既不是物权或担保物权,也不是债权或特种债权,更不是一种简单的顺序或程序权利,其实际上是法律依据特定社会公共政策创设的一种保障固有权的救济权。这种工具性、技术性、救济性权利,具备形成权的基本特征,应属救济权中的形成权。因此,我国应在民法总则中设立"民事权利"专章,在其"救济权"一节中依法确立救济权性质的优先权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