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玲[1]
机构地区:[1]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出 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89-92,共4页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间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BBXW052
摘 要:一直以来,关于汉语中的形容词众说纷纭。其实,汉语中并没有句法学意义上的形容词,那些传统上所认为的形容词其实是动词。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有:一是这些形容词在修饰名词时必须有"的"字支持;二是它们能够独立作谓语;三是其在修饰名词时只有交集语义一种解读方式。这种"形容词+的"的结构其实是名词的定语从句。除此之外,也有语言学家从形容词与动词的不同如在加宾语时有没有"对"字短语、重叠方式以及非谓形容词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和解释,认为形容词缺失现象并非汉语所独有,在韩语、泰语和北美一些语言中同样缺乏形容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