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孟祥晓[1]
机构地区:[1]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出 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20-125,共6页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明清时期卫河流域环境变动与社会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4BZS072);2016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明清时期卫河与沿岸中小城镇的变迁--以道口镇为例"(项目编号:162400410318);2014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周家口经济的兴衰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42400411096);2014年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基金项目
摘 要:清代华北平原水患多发,严重的水患影响到华北平原村落的发展及村落之间的社会联系。研究发现,水患背景下的村落变迁,一方面表现为迁移即相对位置的改变,另一方面表现为村落的分合,而以分裂为主,即村落数量上的增加,体现出其不断孽生外扩的特点。村落合并或另建新村落引起的村落名称改变,充分体现了水患对华北平原村落的影响以及人类在水患背景下对生活和自然环境的态度,反映了村民在面对水患环境时的内心世界和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为应对水患,沿河村落修建的堤防或寨堡等防水设施,客观上加深了村落居民之间的联系及村落内聚,这种内涵上的内聚与村落数量上的裂变增多并行不悖,是华北平原村落演变的重要特征之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