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翠[1]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7期267-270,共4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752032);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BS54)
摘 要:《小说的语言》和《小说的艺术》是英国批评家戴维·洛奇写于不同时期的两部小说批评著作,反映了作者不同的批评观。《小说的语言》最初于1966年出版问世,通过论证小说的语言也同诗歌的语言一样,戴维·洛奇构建起了以新批评为主的小说批评观,对一些问题的论述有明显的偏执和牵强附会现象。待到1992年《小说的艺术》一书问世之时,戴维·洛奇的小说批评观已不再拘泥于新批评,不论是论述角度,还是有关小说的批评方法,都有明显的变化和提升。通过对比这两部著作可以发现,戴维·洛奇经过了近30年的不懈努力,使小说批评观从最初的青涩走向了成熟。戴维·洛奇小说批评观的不断升华和自我完善,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持之以恒这种学术精神的可贵,更为当下中国文论的构建与发展提供诸多启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