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哲学的思辨与体验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晓[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暨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出  处:《人文杂志》2016年第7期1-8,共8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哲学史"(11AZD05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解析"(12JJD710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人文科学的基本原理研究"(2012BS004)

摘  要:思辨是朝向绝对性的,必定要经受矛盾、反转并实现自我超越,以此构成了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之间的反思性关联。反思作为经验向概念、存在向本质的回归,建立了经验自身的内在统一性,把经验的外部给予转化为内在本有,实现了经验的自在自为,从而构成了哲学的体验方式。而经验的内在化完成了概念的具体的普遍性,这是"思想的客观性"的真实意义。从康德的知性、实践理性到反思判断力,再到黑格尔的思辨理性与马克思的历史实践,展现了反思的不同层级,构造了经验与概念、存在与价值之间的连续性,呈现了普遍性的具体化过程。

关 键 词:思辨 体验 绝对性 反思 具体的普遍性 

分 类 号:B014[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