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田胜利[1]
出 处:《理论月刊》2016年第7期70-76,共7页Theory Monthly
基 金: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项目(2015M570423)
摘 要:汉代《焦氏易林》有四千多首繇辞,文本生成既是衍《易》的结果,也和谶文化渊源深厚。《易林》古歌的歌谣体和谣谶及大部分谶言的表达方式具有一致性,采用的是较为鲜明的四言或三言诗歌。谶的功能是占筮预测未来,《易林》古歌与之契合,其中不少林辞直接取材谣谶,具有渊源关系,总体上林辞编撰与谶文化能在多个层面相融通,是对谶文化的吸纳和彰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