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百色市533000 [2]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玉林市537000
出 处:《广西医学》2016年第7期1018-1019,1022,共3页Guangxi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对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均采用相同全身麻醉方法;A组麻醉前与麻醉后不予任何镇痛处理;B组术前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栓肛塞,术后每6 h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栓塞肛至术后24 h结束;C组在B组的基础上术前同时给予0.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术后接镇痛泵(舒芬太尼80μg、托烷司琼2 mg)进行持续镇痛。记录3组患儿麻醉前(T0)及术后1 h(T1)、6 h(T2)、12 h(T3)、24 h(T4)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 O2)、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儿心率、MAP、Sp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MAP有随时间变化趋势(P<0.001),但C组心率、MAP更平稳。B、C组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Wong-Baker面部表情评分均低于A组(P<0.05),C组的镇静、镇痛效果更好。3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多模式镇痛应用于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镇痛,镇痛效果可靠,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1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