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字的训释结构看词义的发展规律——兼论词典义项的排序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菁屿[1] 韩琳[2] 

机构地区:[1]大理大学文学院,云南671003 [2]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100081

出  处:《辞书研究》2016年第4期35-40,48,共7页Lexicographical Studies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号1301-01500202)

摘  要:文章从"胡"的训释结构出发考察了其词义演变规律,同时探讨了义项的确立和排序问题。通过考察得知,"胡"的训释结构为主训词"牛顄"+义值差"垂",词义发展为双轨制:轨道内,以实义主体"顄"为主引申链条,发展出"鸟兽顄下坠垂的皮肉或囊""物体下垂的部分""喉、颈、须"等义,受背景信息"垂"统摄;轨道外以"大年"义为节点引申出"久远、大小之大"义,脱离"垂"的统摄。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中"胡"义的排列顺序,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关 键 词:训释结构 主训词 义值差  义项 排序 

分 类 号:H13[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