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琳

作品数:26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黄季刚字词关系变易汉字假借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文字学报》《辞书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汉字汉语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季刚同源词理论体系阐释
《长江学术》2025年第1期113-121,共9页韩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黄季刚声通系统研究”(22BYY110)。
黄季刚语言文字研究始终贯穿着探求语言文字系统和根源的思路。语言和文字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系统,具有不同的根源。字形之根源是象形指事的“文”,以“文”为起点,以音义为基础,以变易、孳乳为条例探索文字孳生之迹,为同源字系统。语言...
关键词:黄侃 语言文字研究 语言变化 同源字 同源词 
黄季刚“变易一字重文”阐微——兼谈《说文》重文界定标准
《中国文字研究》2023年第2期157-166,共10页韩琳 孙颖 
国家社科项目“黄季刚字通系统研究”(编号:22BYY110)的研究成果。
黄季刚界定“变易”条例为“一字重文”。“一字”指一语,音义相雠,“重文”谓改易殊体,指为同一个词造的不同的文字形体。长期以来,为同一个词所造的音义完全相同的不同文字形体被称为异体。异体、重文和变易等同吗?本文结合黄季刚变...
关键词:黄季刚 变易 重文 
《蕲春语》《说文》后出字中的方言本字职用问题
《汉字汉语研究》2023年第2期66-78,128,共14页韩琳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黄侃字通系统研究”(22BYY110)的阶段性成果。
《蕲春语》是黄侃考察湖北方言俗语之作。其中使用很多字体分类术语正字以溯本,正音以溯源。本论文在重点考察《说文》后出字的基础上,将溯本和溯源相结合,对《蕲春语》以及方言本字相关问题作深入探讨,以期为方言文献中的字词关系研究...
关键词:蕲春语 说文 后出字 
黄季刚“本字”系统论
《中国文字研究》2021年第2期97-107,共11页韩琳 
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黄侃手批说文解字》字词关系批语疏证”(编号:15FYY011)的研究成果
与形义统一的本字界定不同,黄季刚先生的“本字”指造字之初与声义相应的象形指事字,也就是形音义之根“文”,对汉字汉语系统具有统摄作用。论文分别清理“文”作为形之根、音之根、训诂之根的体系,构建出黄季刚以“文”为统领的语言文...
关键词:黄季刚 本字 系统 
从“声韵相挟而变”看黄季刚古本音考求方法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47-53,共7页韩琳 仝筱菲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黄侃手批说文解字》字词关系批语疏证”(15FYY011)。
黄季刚考求古本音的方法一直以来受到“乞贷论证”的质疑。在总结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本着理论、术语、材料相统一,还学术以本来面目的原则,深入发掘黄季刚先生的论述和材料,综合考察声韵相挟而变理论,可以发现“声韵相挟而变”理论...
关键词:黄季刚 古本音 方法 
段玉裁“转注”相关问题考察
《励耘语言学刊》2018年第2期181-189,共9页韩琳 黄冉 
段玉裁“转注”有两个支点,一是互训,义之交输犹水相灌注;二是六书中之用字法,“所以用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种文字者。”但其互训和我们现在所指称的直训中的互训并不对等,所谓用字法实即义训汇聚法。本文在清理段玉裁关于“转注...
关键词:段玉裁 转注 问题 
从假借看黄季刚汉字职用观
《汉字汉语研究》2018年第2期10-20,126,共12页韩琳 黄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今字’资料库建设及相关专题研究"(批准号:13&ZD129)的阶段性成果
黄季刚关于假借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假借分类,区分了"造字的假借"和"用字的假借";另一方面是阐发了章太炎的"转注假借说"。本文在回溯黄季刚假借观源头的基础上,总结突出其创新点,尝试用汉字职用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记录语...
关键词:黄季刚 假借 汉字职用观 
从“胡”字的训释结构看词义的发展规律——兼论词典义项的排序
《辞书研究》2016年第4期35-40,48,共7页马菁屿 韩琳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号1301-01500202)
文章从"胡"的训释结构出发考察了其词义演变规律,同时探讨了义项的确立和排序问题。通过考察得知,"胡"的训释结构为主训词"牛顄"+义值差"垂",词义发展为双轨制:轨道内,以实义主体"顄"为主引申链条,发展出"鸟兽顄下坠垂的皮肉或囊""物体...
关键词:训释结构 主训词 义值差  义项 排序 
段玉裁“引申假借”再探讨
《励耘语言学刊》2016年第1期237-247,共11页韩琳 
段玉裁在《说文·叙》注中将“引申”与“假借”相联系,在注释中又用“引申假借”术语。通过考察,我们认为段氏“引申假借”揭示了的“无字者皆得有所寄而有字”的“异义同字”现象,与黄侃“造字之假借”所指相同。
关键词:段玉裁 引申假借 
《辞源》设立音项的标准问题
《励耘语言学刊》2014年第1期231-245,共15页韩琳 
《辞源》(第2版)根据音义结合的"理据"设立音项,但仅此一条还不够。通过考察"多音切音项""字用音项""音项和词条"等问题,我们得出结论:音项的设立还要考虑音项使用的频率、字典辞书的性质以及该音项作为词素参构复音词的情况。
关键词:音项标准 音切 义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