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炜[1] 罗和生[1] 安萍[1] 崔凝[1] 全晓静[1]
出 处:《临床内科杂志》2016年第7期488-489,共2页Journal of Clinical Intern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肝硬化患者的病因、肝功能分级、并发症等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314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依据肝硬化病因、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和并发症将314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结果(1)不同病因组与对照组比较,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5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因组之间比较,病毒性肝炎组与隐源性肝硬化组、酒精性肝硬化组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与隐源性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不同肝功能分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肝功能C级组〉肝功能B级组〉肝功能A级组〉对照组(P〈0.05)。(3)腹水组和无腹水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腹水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无腹水组(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对于肝硬化病因的鉴别诊断相对缺乏特殊临床意义,但其水平的高低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况呈正相关,是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良好指标。腹水可能是肝硬化患者纤溶活性增高的原因之一。
分 类 号:R743.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