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成磊[1] 刘杏[1] 钟毅敏[1] 徐晓宇[1] 任丽蓉[1] 王忠浩[1] 郝琳琳[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60
出 处:《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6年第4期404-407,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Microsurgery
基 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8050600032);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J4500019)
摘 要:目的 观察显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对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5年4月确诊的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7例(40只眼),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悬韧带情况及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镜判断前房角关闭范围。根据悬韧带松弛程度及断裂范围将患者分为A组(轻度)、B组(中度)、c组(重度),分别采取显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10L植入术(9只眼)、显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张力环(CTR)及IOL植入术(24只眼)、显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IOL悬吊术(7只眼)。平均随访时间(11.2±7.1)(8~41)个月。比较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10P)、中央前房深度(ACD)、用药种类及房角关闭范围的差异。结果A、B、c组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BCVA)(10gMAR)分别为1.36±0.74、1.08±0.62和0.86±0.44,术后提高至0.31±0.29、0.26±0.31和0.36±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平均眼压分别为(42.9±14.4)、(40.7±11.7)和(40.7±13.7)mmHg,术后降低至(12.1±1.6)、(14.6±5.1)和(14.8±3.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降眼压药物的数量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术前为3.0(1,4)、2.5(1,4)和2.0(1,4)种,术后除1眼用药眼压不能控制外,余均未使用降眼压药物:术前平均ACD分别为(1.34±0.28)、(1.42±0.42)和(1.14±0.80)mm.术后加深至(4.14±0.45)、(3.71±0.42)和(3.32±0.4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房角关闭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术前分别为6(0,12)、12(0,12)和8(6,12)个钟点,术后减少至0(0,9.5)、5(0,12�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