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读书会之三——几种“社会”研究的视角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杨[1] 罗攀[2] 陈敏红[3] 吴银玲[4,5] 孙静[6] 金婧怡 

机构地区:[1]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 [2]中山大学社会人类学学院 [3]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4]河北大学社会学院 [5]云南民族大学 [6]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出  处:《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第3期200-206,共7页Journal of Northwestern Ethnic Studies

摘  要:20世纪中叶,费孝通从乡土出发理解中国社会的路径打开了探究"社会"的理论向度,他所指出的礼俗社会构成了社会科学界理解中国社会的原型。闽南读书会在导师王铭铭的指导下,从"乡土中国"出发,继续围绕构成"社会"的若干向度展开阅读,分别以费孝通的《乡土社会》,刘枝万的《台湾民间信仰论集》,田仲一成的《中国祭祀戏剧研究》以及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对朝圣的仪式研究作为第三次读书会的主要阅读材料,以此探讨以科仪、戏剧、仪式探索"社会"内涵的可能性。此外,刘永华主编的《中国社会文化史读本》还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展现了其研究"社会"的历史文化旨趣。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探索或定义"中国社会"的整体性,并为以闽南为对象的区域研究扩展出更广阔的理论可能。

关 键 词:历史人类学 乡土社会 王铭铭 孝通 台湾民间信仰 差序格局 戏剧研究 维克多 中国社会文化 《乡土中国》 

分 类 号:C912.4[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