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覃尚红[1] 黄一鲜[1] 俸献珠[1] 刘文伟[1] 韦金华[1] 伍艳梅[1] 明丽玲 杨秀塔[1]
出 处:《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第21期251-252,共2页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基 金:广西卫生厅自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Z2010120)
摘 要:目的观察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106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相对统一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的研究组采用危险意识性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指示性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分别于入院时1周和干预后4周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1周时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4周时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34.9±1.5)、(38.6±0.5)分,对照组分别为(39.8±4.6)、(44.8±2.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危险意识性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早期的焦虑、抑郁症状,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7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