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虞宁宁[1]
机构地区:[1]济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出 处:《教育与考试》2016年第1期28-33,共6页Education and Examinations
基 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高校学业考试制度改革路径研究"(项目编号:DIA140295)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与当前学生考入一所大学即具有相对"固定"的身份不同,民国时期的大学生普遍拥有"流动"的权利,即在大学二、三年级时可以通过转学生招生考试而转入其他大学继续就读。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建立有完善的转学生招考制度,规定转学生的入学资格、报考手续和考试科目。作为大学生中的流动群体,转学生带动了校际间学术思想、学习态度和方法等的相互交流与融合。而转学生招考制度则为保障学生平等享有各种教育资源、实现学生自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对当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综合改革留下诸多启示。
分 类 号:G649.29[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