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 处:《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7期35-40,共6页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空间化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问题"(13JJD710002)
摘 要:由于中文版《资本论》将"Fetischismus"译为"拜物教",故而国内学界通常把马克思的"Fetischismus"理论理解为一种意识形态批判,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柯亨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书中实际上把"Fetischismus"理解为一种"物神现象",并将其区分为宗教性和经济性两类,这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从这一点出发,笔者认为,马克思的"Fetischismus"概念包括三重内涵:社会存在层面的"物神现象"、日常意识层面的"拜物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拜物理论"。与此相应,其物神批判理论也应该完整地理解为以第一方面为主体、包括三个层次的全面的社会批判理论。
关 键 词:拜物教 Fetischismus 物神现象 拜物观念 拜物理论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1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