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研究的另一种思路:太史文《<十王经>和中国中世纪佛教地狱观念的形成》评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贤明[1]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学院中国哲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18

出  处:《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年第8期177-178,184,共3页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佛教受生仪式文献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XZJ006)

摘  要:敦煌本《佛说十王经》(以下简称《十王经》)又称《阎罗王授记经》,其发现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杜斗城先生首先进行了录文并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和研究。他把《十王经》按经文、图、赞齐全的和只有经文,无图无赞的分为甲、乙两类,并对经中表现的地狱观念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及其演变进行了分析。[1]随后许多学者对《十王经》文本进行进一步研究,在经文的缀补方面,尤其以张总先生和党燕妮女士的成果尤为突出。

关 键 词:十王经 阎罗王授记经 杜斗 敦煌本 疑伪经 中国佛教史 敦煌遗书 敦煌地区 写经 史文 

分 类 号:I20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