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效应和自我效能感: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意向研究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俊[1] 

机构地区:[1]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浙江杭州311121

出  处:《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21-25,共5页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摘  要:本研究以社会心理学的合理行动理论为背景,探究框架效应和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志愿行为意向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具有低自我效能感感知的个体在"获得框架"条件下的志愿行为意向要比"损失框架"条件下的志愿行为意向更为显著;具有高自我效能感感知的个体在"损失框架"条件下的志愿行为意向要比"获得框架"条件下的更为强烈;无论自我效能感感知度高低,女大学生被试的志愿行为意向都要高于男大学生被试。为增强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高校志愿者组织机构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认知加工、自我效能感等主观因素会受志愿者招募信息呈现的影响,因此需科学合理运用相关沟通策略。

关 键 词:框架效应 自我效能感 志愿者行为意向 

分 类 号:G444[哲学宗教—心理学] G645.5[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