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爽[1]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9期57-59,共3页Languag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摘 要:《琵琶行》,又作《琵琶引》,当时“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盛况可见一斑。不仅如此,在后代的戏曲题材中,《琵琶行》(本文暂作《琵琶行》)也成为改编的热门选择,如元代马致远的《青衫泪》、清蒋士铨的《四弦秋》杂剧等。一首诗能受如此之关注,一方面是其能寓身世情感于诗歌故事中引起共鸣,另一方面是诗歌音乐描写和氛围打动读者如身临其境:这是一首诗歌的故事,也是一个故事的诗歌。因此,对《琵琶行》的解读,应当从叙事性的多个层面深入探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