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芊[1]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出 处:《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65-72,共8页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晚明至民国时期内地侗;苗民族地区土地买卖与地权分配研究"(14BZS06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11&ZD096)
摘 要:梳理史志发现,明代贵州皇木采办地重点在今黔北遵义与黔东北铜仁两地区;清水江流域皇木采办是正德年间在上游凯里麻江一线(清平卫),万历二十五年后采木及木商活动在下游天柱翁洞(新市)、三穗县(邛水司)、黎平洪洲;于是呈现出两种现象:一是清水江干流上今台江、剑河、锦屏一线仍是"林箐蓊郁,深邃荒迷"而无采伐记载;二是上游有皇木采办而无木材贸易,下游有木材贸易而非皇木采办。是自然与政治双重因素作用限制了在台江、剑河、锦屏一线林莽采伐大木,官府在侗苗地区采取的抑商政策又阻碍了下游的木材贸易。由此推测,清朝中后期锦屏"三江"一线繁荣的木材贸易当兴起于康熙朝之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23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