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江流域

作品数:359被引量:691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斌安尊华徐晓光严奇岩罗康隆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凯里学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少数民族特色档案保护策略探析——以清水江文书档案为例
《档案天地》2025年第3期43-46,共4页张婷 姚红 罗应梅 
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贵州大学校园景观文化内涵挖掘与研究”(GDYB2023001)。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指出,要深入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优化馆藏档案结构。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形成的民族特色档案资源具有重要价值,因而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档案抢救、保护及利用工作迫在眉睫。以清水江...
关键词:档案保护 文书档案 清水江文书 清水江流域 生产实践活动 优化馆藏 少数民族特色 历史文书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贵州清水江流域的地域化宗族形态演变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5年第1期115-124,155,156,共12页龙泽江 
贵州省201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文化单列课题“清水江文书全文数据库建设研究”(19GZWH05)。
从雷公山苗族中心区到清水江中下游流域,苗、侗少数民族宗族形态依次体现了原生型、融合型和汉化型三种类型。苗族原生宗族形态以子父连名口传世系为特征,宗族规模小,一村或数村为一宗族,无文字家谱,也无宗祠祭祀。过渡型宗族形态则以...
关键词:清水江流域 少数民族 宗族形态 民族融合 
木材贸易与晚清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新式教育发展研究
《怀化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53-60,共8页吴俊 
明代以后,随着清水江流域木材贸易的兴起,抽取木材贸易税的木税捐也随之出现。清代初期,由于对苗疆的开拓、清水江航道疏浚等事件的进一步推动,清水江流域木材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木材”的流动,木税捐抽取亦随之增加。清末民初以后...
关键词:清水江流域 木材贸易 木税捐 新式教育 地方社会 
清代清水江流域人工营林之地主与栽手关系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16-26,共11页王冰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见清代民国山西典商书信整理与典当业研究”(项目编号:19YJCZH182)的阶段性成果。
清代清水江流域林业贸易发达,带动人工营林行业的兴起,发展出独具特色的佃种制度。林木生长周期漫长,整个佃种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抚育成林”阶段及“成林管理”阶段。参与佃种的主体双方--地主与栽手在此期间呈现出多种不同的民事关系...
关键词:清水江 人工营林 共业关系 栽手股 
清代清水江流域苗、侗族夫妻之道——以黎平文书为中心的讨论
《今古文创》2024年第44期76-79,共4页顾学粹 
清水江流域的家庭是基于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的核心家庭,夫妻相处和谐是家庭关系和睦的基础,在所有家庭成员的相处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黎平文书承载的家庭大多数为苗族与侗族,文书中多涉及苗、侗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为我们窥探明...
关键词:清水江流域 夫妻 黎平文书 
清代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的本土话语研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1期24-28,共5页钟一苇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清水江文书中的本土法律话语研究(21XMZ006)。
清代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开辟新疆”政策的施行与汉文化法律精神的传入,影响改变了当地传统社会生活风貌,并形成了以“石碑”“契约”“古歌”为主要形式的习惯法文化。习惯法在调整当地社会秩序、林木交易与纠纷解决的过程中...
关键词:清水江文书 少数民族 习惯法 本土话语 
黔东南清水江流域穿斗构架演进——兼论建构视野下侗族与苗族穿斗构架之辨
《住宅科技》2024年第10期60-65,共6页展玥 王红军 
清水江是沅江上游的主要支流,清水江流域也是苗族、侗族迁徙路线交汇与文化融合的地区。文章基于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梳理穿斗构架演化历程,指出清水江下游民居构架具有穿斗构架“共同祖型”的“满枋满瓜”特征,是“满枋满瓜”与“减枋...
关键词:木构架 穿斗构架 侗族民居 苗族民居 建构逻辑 
清水江流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多层面例证——《贵州清水江文书·剑河文书》代序
《凯里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28-33,共6页李斌 吴才茂 
凯里学院博士专项课题“稀见清水江文书的调查与研究”(BS201801)。
剑河县档案馆藏有近两万件契约文书,系清水江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剑河县历史时期属于“生苗地界”,其地产生的契约文书等民间历史文献,较之清水江下游天柱、锦屏等地,更具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特征。不管是时间脉络,还是内容书写,...
关键词:清水江流域 清水江文书 剑河文书 交往交流交融史 
多元与互嵌:贵州清水江流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被引量:1
《贵州民族研究》2024年第5期100-106,共7页龙云敏 陈兴元 
贵州省民宗委2023年度民族宗教调研课题“贵州清水江流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课题编号:GZSMZW2023-013)的阶段性成果。
民族互嵌式社区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既内含社会的彼此互构,又体现文化的多元一体。贵州清水江流域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区域,明清以来逐渐形成两大类型民族互嵌式社区:“少数民族社区互嵌型”和“汉族与少数民...
关键词:互嵌式社区 清水江流域 交往交流交融 
清水江文书研究新路径刍议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4年第5期56-60,共5页谢开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水江文书视域下贵州苗、侗社会经济研究(1644-1949)”阶段性成果。
清水江文书是明代以降广泛遗存于黔东南苗侗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献之总称,因庋藏地集中于清水江流域而得名。其以土地和林业契约为大宗,包括析产分家合同、山场清册、账簿、纳税单、算命单、择日单、风水单、日记、信函、讼辞与判辞、家...
关键词:清水江流域 林业契约 清水江文书 乡规民约 社会与文化 账簿 黔东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