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人形象比较——以屠格涅夫《罗亭》与吉米平阶《生命是在别处》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婵婵[1] 

机构地区:[1]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青海西宁810007

出  处:《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77-80,共4页Journal of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2016年度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

摘  要:"多余人"是俄国19世纪文学史上一类独特的文学类型。也是那个时代社会的缩影,"多余人"群体是"既非孔雀、又非乌鸦"的中间人物。他们大多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们缺乏实践能力,是社会上的"多余人"。同样,在藏族作家吉米平阶的作品中我们也发现了这样的一群中间人物,但与俄国的"多余人"又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文立足于人物形象的比较,浅谈俄国"多余人"与"北京藏人"的不同。

关 键 词:屠格涅夫 多余人 罗亭 巴加 

分 类 号:I106[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