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异化”的表现、缘由与修正路径——以湖北M村为例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叶云[1] 王芊[1] 

机构地区:[1]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出  处:《湖北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72-78,87,共8页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湖北省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内生模式"美丽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城市边缘区村落内生式发展模式研究"(16Q051)

摘  要:通过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践情况的考察,深入分析和探讨在项目制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所呈现出的诸面。研究发现,在接受型项目制实践中,资源密集性的输入导致了基层治理的困境,村民参与程度不足、村庄民主形式化成为项目制实践中的主要特点。弱势村民阻工、强势村民争夺资源、政府直接干预项目客观运作等现象导致了项目制运作的异化。只有将"政府主导"向"多元协同"的建设模式转变,以"内生"模式为路径来激活公共参与、强化组织建设、完善项目监督机制,美丽乡村建设才可能真正实现。

关 键 词:美丽乡村建设 项目"异化" 公共参与 修正路径 

分 类 号:F326.23[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