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洪淇[1]
机构地区:[1]“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出 处:《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年第5期149-164,共16页Law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证据排除规则的运行机制研究”(11CFX056);2014年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司法证明过程的机理与规制”(201406)
摘 要:我国已经建立起从侦查到审判的一体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在司法实践中,审查起诉阶段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启动频率要高于审判阶段的启动频率,这主要是因为审查起诉阶段的非法证据排除更契合于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机关三者的职业利益和职业处境。一体化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被我国当前的刑事司法体制所重新形塑,呈现出一种新的格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审查起诉阶段的实施其实更多地是发挥证据把关的作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证据排除。证据把关与证据排除之间在主体角色定位、程序效果和正当性基础上都存在着微妙的差别。非法证据排除的这种特殊格局对侦查阶段的震慑效应和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