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程洋航
机构地区:[1]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出 处:《大东方》2016年第5期228-228,共1页Cookie World
摘 要:共同犯罪乃刑法理论中的“绝望之章”,在这种犯罪形态下,相对独立的共同犯罪人所认知和控制的其他共犯行为是其本身犯罪行为的一种延伸,也是评判其罪责的基础。犯罪中止是一种具备积极效果的犯罪未完成形态,是犯罪行为人脱离犯罪的“后退的黄金桥”。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共犯中止基本上还处于立法空白的消极状态,因此经常出现因标准不一而同案异判的窘境。本文通过对共犯中止认定标准现存理论学说及立法例的研究与评析,借鉴相关学说及立法例提出完善我国关于共犯中止立法的相关建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